在印刷方面,這當然要用一部特別的凹版印刷機。它的方法是印版經(jīng)過油墨槽,再經(jīng)一片平直的鋼片刮去版面多余的油墨,后再經(jīng)過一抹油紙,將多余的油墨抹清。這時凹下的印紋便藏滿油墨,放上紙張,經(jīng)壓力油墨便轉移到紙上,因油墨較厚,所以干涸后便有凸出的感覺。若是做擊凸效果,增加壓力,不加油墨,可造成精細的凸印效果 。
印刷要素
紙張:紙張分類很多,一般分為涂布紙、非涂布紙。涂布紙一般指銅版紙(光銅)和啞粉紙(無光銅),多用于彩色印刷;非涂布紙一般指膠版紙、新聞紙,多用于信紙、信封和報紙的印刷。
顏色:一般印刷品是由黃、品紅、青、黑四色壓印,另外還有印刷專色。
后加工:后加工包括很多工藝,如過膠(覆膜)、過UV、過油、燙金、擊凸等,有助于提高印刷品檔次。
常用印刷術語
1. 露白/漏白:印刷用紙多為白色,印刷或制版時,該連接的色不密合,露出白紙底色。
2. 打白:掛網(wǎng)時代的照相制版工藝。為補救上網(wǎng)圖片深色位感光不足,可移開原稿閃光一次或放一張紙補點曝光,或直接使用flash燈,閃動白光,以增加原稿的深位網(wǎng),使影像柔化。
3. 爆肥:“暴食”當然會“肥”,菲林銀粒感多了,光也會擴大地盤。手工套版更在感光片加隔透明厚膠片中曝光加肥。
4. 補漏白(Colortrapping):分色制版時有意使顏色交接位擴張爆肥,減少套印不準的影響。
5. 實地:指沒有網(wǎng)點的色塊面積,通常指滿版。
6. 反白:文字或線條用陰紋印刷,露出的是紙白。
7. 撞網(wǎng):調幅網(wǎng)分色工藝,網(wǎng)點角度分配出錯,或每一網(wǎng)角距離小於25°,龜紋就開始明顯。
8. 飛網(wǎng):鏡頭制版的掛網(wǎng)工藝,正常曝光後取下掛網(wǎng),補充短暫曝光增加反差。
9. 狗牙:狗的“牙齒”是凹凸交錯的。圖片像素不足,放大後邊沿就出現(xiàn)“狗牙”狀。
10. 玫花點:像花鹿般的網(wǎng)紋。差的叫席紋,更差的是龜紋。
11. 齊頭: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準線。延伸到拼版、裝訂,指以版頭位為基準。
12. 蒙片:是手工分色時的遮掩片,可用菲林曬制或紅膠片割制,可作退地或修色之用。
13. 自反:指一種節(jié)約印版的印刷方法。讓紙張先印完一面,乾後把紙左右反轉及底面反轉,稱為底面自反版,而紙尾當牙口底面反轉,稱為牙口反版尾。是印版不變,再印紙張背面的工藝。
14. 針位:印張的擋規(guī)邊位。紙張有長短,印刷套色及裁切需有針位對齊。
15. 石數(shù):石印時代對印刷數(shù)量的稱謂。紙張壓印一次色稱一石。
16. 二手:不是指“二手貨”。指印刷機的副手,或稱睇掣。
17. 打稿:通過打樣機預先印刷一個正式印刷時的樣稿。
18. 出血:印刷裝訂工藝要求頁面的地色或圖片,須跨出裁切線3mm,稱為出血。
19. 飛邊:“飛”,裁切、去掉之意。飛邊指切除出血邊位,乃裝訂術語。
【印刷工藝流程】印刷流程分為那幾步 印刷工藝有哪些
印刷流程
印刷分為三個階段:
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攝影、設計、制作、排版、輸出菲林打樣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過印刷機印刷出成品的過程;
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過膠(覆膜)、過UV、過油、啤、燙金、擊凸、裝裱、裝訂、裁切等,多用于宣傳類和包裝類印刷品。
印刷是一種對原稿圖文信息的復制技術,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把原稿上的圖文信息大量、經(jīng)濟地再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承印物上,可以說,而其成品還可以廣泛的流傳和永久的保存,這是電影、電視、照相等其它復制技術無法與之相比的。
印刷品的生產(chǎn),一般要經(jīng)過原稿的選擇或設計、原版制作、印版曬制、印刷、印后加工等五個工藝過程。也就是說,首先選擇或設計適合印刷的原稿,然后對原稿的圖文信息進行處理,制作出供曬版或雕刻印版的原版(一般叫陽圖或陰圖底片),再用原版制出供印刷用的印版,最后把印版安裝在印刷機上,利用輸墨系統(tǒng)將油墨涂敷在印版表面,由壓力機械加壓,油墨便從印版轉移到承印物上,如此復制的大量印張,經(jīng)印后加工,便成了適應各種使用目的成品?,F(xiàn)在,人們常常把原稿的設計、圖文信息處理、制版統(tǒng)稱為印前處理,而把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轉移的過程叫做印刷,這樣一件印刷品的完成需要經(jīng)過印前處理、印刷、印后加工等過程。
印刷工藝
浮雕印刷
浮雕印刷是將印刷品經(jīng)過壓力加工使能與原稿相似者,一般制作對象均是油畫之類。因為油畫在原畫上有顏料之厚度,而普通印刷成品只能表現(xiàn)其平面的,如果能使印刷品成為與原來一樣的該凸就凸,該凹就凹,那不是更真實嗎?浮雕印刷又分為高級品及大眾品兩種。高級品是使用質量極好的紙張印刷精制,在數(shù)量上很有限。大眾品則使用普通紙張印刷,為大眾普及品,因此在生產(chǎn)數(shù)量上較多。當印刷完畢之后,在印刷物上面附上膠膜,然后將預先制好的壓盤(即自原畫經(jīng)照相制版所得之凹凸版)在印刷品上進行加壓工作,就能夠制成與原畫相同之美麗復制品。此種浮雕印刷品以名畫復制為最多,其他尚有被利用在美術畫集或風景明信片之類等等。
燙金銀箔方式
在書籍的封面或木板或塑膠面等等經(jīng)??吹降慕鹕煮w或圖案,其表現(xiàn)方式是將所需燙金的圖案或文字制成凸型版加熱,然后在被印刷物上面放置所需顏色的鋁箔紙,加壓后其鋁箔便落至被印刷物上,此種效果奇佳,同時使其鋁箔密接在印刷物上,又永不褪色。
磁性印刷
磁性印刷大部分用在有價證券之支票方面為多,以免蒙受假冒之作用,磁性印刷被稱為MICR,亦即是Magneticlnk.CharacterRecognition之簡稱。其主要印刷用途是由0-9等數(shù)字及符號,在支票下方以磁鐵粉混人油墨里印刷此種數(shù)字或符號。由于文字所產(chǎn)生之電氣波差不同,因此,才構成分類處理上之鑒別。磁性印刷在支票上應用非常廣泛,如美國,一年支票流通量有200億張之多。在工作方法上,分為手工與機械兩種。
磁性印刷所用之紙張本身就混合鐵粉而帶磁性性質。在印刷時由于各數(shù)字及符號之油墨所附荷之電波差不同,因此,在印刷時與紙張磁性相吸而構成其不同之電波差以達其目的。磁性印刷在未來不僅是支票上之利用,甚至于其他有價證券均可以使用。
凹凸壓印
使用壓力方式使紙張產(chǎn)生浮凸現(xiàn)象,當然這是利用紙張的彈性機能而產(chǎn)生的感覺。凹型和凸型兩種模型是必要的,一般方法是把凸型放置在乎臺上固定,然后稍為加熱,凹型由上至下壓,則紙張便產(chǎn)生凹凸之形狀。有很多情況是商標或圖案外緣必須壓印成立體凹凸形時,則必須在四邊精密套準規(guī)線,否則其形態(tài)和印刷部分便不能完全吻合。
浮出印刷(凸字粉印刷)
使平面上的印刷物變成立體凸狀,這是浮出印刷加工之方法,在商業(yè)上甚有利用價值,因其能表現(xiàn)高貴大方。特別是贈送禮物之包裝紙、標簽、包裝盒更能顯現(xiàn)其商品之價值。其方法極為簡單,即在普通的印刷物印刷之后,使用樹脂粉末(為香港目前所使用之松香粉之類)撒布在未干之油墨上,則粉末即融解在油墨里,然后加熱就能使印刷部分隆凸起來。浮出印刷所使用的粉末有光艷的,無光澤的、金色、銀色、螢光色等等。印刷方式有采用凸版印刷與平版印刷。一般此種印刷機器均使用半手工化的制作,但目前已被發(fā)展為全自動化機器了,即由印刷到上熱采用一貫作業(yè)方式,使得生產(chǎn)量急速增加,現(xiàn)代被利用最為廣泛的莫過于立體面壁紙,其他如包裝紙、標貼、包裝盒、名片、信封、信紙、賀年卡片均利用甚廣。
壓印成型
在我們生活范圍里印刷物經(jīng)常有圓形或圓角或其他不規(guī)則情形,這是當印刷完畢后壓切成型的效果。此種壓切方式是先裝成一個木制模型然后由周圍以薄型鋼片刀順其邊緣圍繞,再加以緊搏后壓切。
雕刻凹版印刷(凸墨印刷)
雕刻凹版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印刷術,以前主要是精細的印件如紙幣、證券、郵票等。
制版與印刷
雕刻凹版的印刷制作與柯式印刷等有很大的分別,首先把來稿放大約十倍,把外圍線用手工刻劃在一塊鋅片之上,再用一部縮細機械把外線縮回原大刻在一塊約八份一寸的銅片上。而這件銅片上是涂有一些防腐蝕薄膜的,因為銅片只是勾上字的外圍線,所以要用手工將粗身地上的薄膜刮去,然后用藥水將印紋蝕深,最后仍要用放大鏡及雕刻刀,耐心地將線邊、尖角等位置修好,再鍍上一層鉻,這印版便大功告成。